近日,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,随后各批次录取分数线相继公布,全社会对此持续高度关注。和高考、高招等相关的话题不断引爆微信、微博和各大门户网站,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舆情。
笔者今年受学校号召,第一年参加招生工作,并且有幸到自己的家乡城市参加招生工作。在招生前,笔者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,希望能够从家乡多招几个优秀生源。
在分数出来前,希望和笔者聊的考生、家长颇多,然而等分数出来后,和近期某网络热帖中描述的,清华和北大招生咨询点门可罗雀的情况一样,考生和家长找笔者聊的也寥寥无几了。因为家乡整个市能够裸分上清华和北大的人数几乎为零,有希望上的,基本都需要通过一些特殊计划或者特殊项目(比如飞行员班、苏区专项计划、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等)。
由于在家乡城市的招生工作很快就完成了,笔者便又到达省会城市参与当地的招生工作。在和其他几个招生老师沟通后,笔者发现,没有或者很少有学生能裸分上清华、北大的现状,不仅是家乡城市所独有的,周围的几个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,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了。好几位老师感叹自己母校曾经的辉煌——曾经丝毫不逊于现在的一些明星学校,现在却被这些省里的明星学校所碾压。
这种情况大家应该早有耳闻,比如最近几年,有很多媒体对不同中学高考成绩进行了总结,发现全国为数不多的超级中学、明星中学占据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考优势。只是这是笔者第一年亲身经历,所以感触尤为深刻。和家乡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一些中学校长聊到这个话题,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归因。其一,家乡所在城市曾经是有名的矿产资源产地,经济发达。有经济作为后盾,教育也颇为抢眼。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,目前家乡所在城市的经济在全省属于下游,全市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,教育也随之处在全省下游。其二,优秀教师资源严重流失,而又缺乏优秀青年教师的补充。在上世纪90年代,笔者高中母校的很多优秀教师(尤其是中青年教师)纷纷“孔雀东南飞”,而据家乡一些中学的校长反映,现在他们去省属师范大学招毕业生当老师,都很少有人愿意过来。其三,据家乡一些中学的校长反映,有些家长在初中就将自己的小孩转到邻省的明星中学去了。
这样,在经济地位与人口比例下降、优秀教师与优秀生源流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,很多曾经基础教育质量不低的中学与城市都沦为基础教育洼地。当然,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,因为这是城市化进程、人力资源集聚的正常现象。然而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千年大计。如果明星中学碾压的优势持续存在,必将破坏很多城市的基础教育生态,会严重打击没有明星学校的城市、父母、老师和学生的学习自信与动力。长此以往,后果堪忧。
在美国,最近一项由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联合完成的研究发现,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富裕家庭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成绩差距都非常大,而且近50年来这一差距基本上没有变化。他们最为担忧的是,17岁的富裕家庭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成绩差距一直没有变化。这也就意味着从小学一直到升入高等教育前夕,富裕家庭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的成绩差距一直保持着。贫困家庭的子女不但输在了起跑线上,而且起跑线上的劣势形成了一种惯性,导致这种劣势一直维持到“高考”。这也就意味着基础教育阻断了社会流动。
中国千万不能在这方面步美国的后尘。只是,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呢?上述研究的美国学者认为高质量的师资是根本。的确,笔者非常感激自己中学的老师,当时有多位教师都是现在所谓“985工程”“211工程”高校毕业的,因为当时是服从国家分配,一旦分配很难流动,而且当时的教师是让人羡慕的职业,所以他们能够安心在中学教书育人。但是,现在的社会环境可谓天翻地覆,当年的这种“教师环境”难以复制。那么,如何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,使得优秀的教师能够安心在四五线城市甚至在乡村教书育人?笔者心中没有任何答案。
写到这儿,笔者真是理解陈宝生部长要求整顿课外辅导的良苦用心。高强度的课外辅导不但可能扼杀大部分小孩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,助长各种答题套路、考试技巧的泛滥,更为严重的是,会让大多数劣势家庭的子女在学习初始的劣势一直持续,从而丧失学习动力与信心,最终导致社会分层加剧,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将蒙上阴影。
因此,如何促使优秀师资进驻、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,如何消除课外辅导机构对教育公平的破坏,是政府、学校、家长需要共同面对并且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。
(作者: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)